福利书屋 - 言情小说 - 宋穿之懒皇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7

分卷阅读187

    发色的外来人人满为患的问题。

胆气越来越大,生活越发富足的大宋人虽然以“大国能容”的态度和气量接纳并且友好的对待这些外来人,内心里却是非常坚决的认为他们都是不开化的蛮夷;更有保守的文臣武将开始上书要求抵制外来人,加强管理等等。

改革派们在好学的官家带动下,根据各种海外书籍了解到他们的文明,知道了基督教,明白了罗马文化的深远精厚,认为大宋应该兼容并蓄,学习人家的好处增长自己文化。

两派人争论不休,就连乐天的中间派,养老的致仕派,越来越活跃的宗师皇亲们也加入了进来。

官家小忧愁。

文化的事儿简单,人家有长处,自然要学。但是怎么把这些海外之人,后续坐船来的更多的海外之人,彻底的变为大宋人一举改善大宋人口缺乏的问题,却是难办的很。

大宋人秉持着天=朝上国血统不可乱的原则,是绝对不会和外来人通婚的。

海外的贵族拿出很多很多的聘礼、嫁妆也不行。越来越开明的大宋,品行好的寡妇歌姬不愁嫁,穷家的小伙子也视娶外来媳妇为一个家族的衰败。

按理说通婚这个事儿是各家的私事,海外之人多,自己内部通婚也行。但是,他们之所以这么热衷和大宋人通婚,甚至因为被大宋人注视到后集体上书官家,除了向往大宋文化,大宋血统以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

按照,外来人和大宋本地人结亲后,就可以拿到大宋的合法户籍,变成正当的大宋人在大宋定居--这是每一个来到大宋的外来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除了每天面纱蒙面的大食人。

大食人另有要求,请求官家允许他们在大宋出生的儿孙们办大宋户籍。

一时之间没有好办法的官家干脆放任不管,每天安静地听着朝野上下的议论纷纷,偶尔翻翻南方各地送上来的,这几年西部、北部,大辽甚至印度等周边国家的大小贵族们朝大宋迁移的汇报总结。

几方人经过激烈地争辩了一个多月,甚至还为此举行了几场“中外交流会”。

官家一直默默地看着,每天该犯懒就犯懒,该陪家人就陪家人--现在多了一项,给儿子念书听。

等到小胖娃娃出生的时候,事情终于有了定论。

更改因为通婚就有户籍的规定,改为外来人在大宋守法守规矩,纳税到一定的额度,在大宋出生的第三代人就可以有大宋户籍。有特殊才华的,或者有特殊贡献的,比如提供软胶消息的印度商人,除了大力奖赏以外,也可以直接获得大宋户籍。

朝野上下对于官家的诏书都是欣然接受,外来之人更是欢喜若狂。

官家就这样用他独有的,一种平等、开放的方式,领着大宋一天比一天的兴盛强大,领着大宋人一步一步的迈向富庶和幸福。

展昭和白玉堂来信说海外之国因为天花死亡万万人,传染性极强,无辜去世的人更多。官家一面吩咐大宋的海关对进来的外人加强检查等等,一面根据亲爹的指示,派人去峨眉山把当年给王素种痘的神医找来,和太医院的人一起研究了好几个月,终于有了眉目。

然后心软的官家在大宋乃至海外,南北各国,无偿的推广人痘或者牲畜痘之法。

地方上朝广备处推荐了一个天才,沈括试着用了一个月发现其人品和天赋都很好,可惜因为是个大脖子被同僚们排挤嘲笑,就找到了官家。

官家···,官家也觉得大脖子实在是有碍观瞻。他一面让人安抚此人,引导着这股慢慢兴起的,“爱美天经地义到几乎代表一切”的大宋风气,一面让太医院领着新学院的学子们到大脖子泛滥的各地方去推广宣传。

也不去讲什么医学知识,单论现实--沿海地区和生活富庶开放的地区基本没有大脖子或者很少。所以多吃海物,日常饮食上多调理,是可以不生大脖子,生了也可以慢慢消掉的。

除了治疗大脖子,太医院最新研究出来的各种小娃娃养护方法,因为官家带动的解剖学的发展而衍生的各种外伤救助,针灸等等医学新技艺,也一一的下放到民间。

庆和八年,刚刚进入夏天的大宋,郁郁葱葱、百花盛开。已经长到六尺以上,越发英俊挺拔的官家,陪着一家人在傍晚时分于花香满溢的凉亭子里用晚饭。

清爽的晚风轻轻地吹拂着,凉亭四根柱子边袅袅升空的沉香因为添加了一些东西,亭子周围蚊虫皆无。

刚刚被亲爹立为太子的赵玣小宝宝梳着小包包头,穿着包身的白色绣竹小围兜,白胖的小胳膊举着他的专用木头小汤勺,歪歪扭扭、颤颤巍巍,慢慢吞吞的,在他的木头小碗里挖了一勺子蒸蛋羹,张大了嘴巴迎接。

有一半儿吃到了鼻子里,胖脸上,脖子上,围兜上···。

太上皇老两口努力地克制自己去给孙儿喂饭的冲动,一起大声夸奖,“玣儿乖乖。”

玣儿宝宝听到翁翁和婆婆的夸奖,对着他们扬起小花猫一样的小胖脸,开心地笑。

圣人因为儿子的脏样儿不由地微笑,又因为他的开心而开心。转过身来拿着准备好的湿布巾给他擦了擦鼻子上的蛋渣,拿起另外一把小勺子挖了小半勺蛋羹喂了他一口。

小太子因为亲娘的投喂又生出好奇,自己用饭的兴致高昂,晃着小身子举着小勺子又开始笨拙的挖蛋羹。

脖子上、胳膊上胖出来的rou窝窝,一个褶子挨着一个褶子。小嘴巴半张着,大眼睛睁圆了,长长的眼睫毛下,一双水润润的大眼睛黑白分明,一闪一闪的亮晶晶。

虽然脸颊上都沾满了蛋渣渣,但是上皇老两口目光慈爱得看着他精神满满的小样儿,发自内心的开怀。

怎么看都觉得自家孙子最好。

官家瞄了儿子一眼,继续用饭;亲爹娘忍不住轻轻地瞪了他一眼。

自从他们荣升为翁翁和婆婆,本以为只管尽情地宠着孙子就好,孙子的教导问题自有儿子和儿媳妇以及朝臣们cao心。

结果他们发现儿子对孙子完全就是“放羊吃草”的态度;儿媳妇给孙子喂了一年奶后,也被儿子指挥着开始放手,现在白天都直接去忙乎她自个儿的小报了。

老两口不能看着儿子抱着孙子睡大觉不管,但是又不能让儿子抱着孙子出去逛大街,没办法之下,他们就更加地宠爱孙儿,想把他“缺少”的溺爱都给补上。

可是他们这才推着孙子出门晃悠了几天,儿子就说要锻炼孙儿自己吃饭,理由非常高大充分--他自己就是两岁的时候自己用饭。

所以,他们此刻看到孙儿“凄惨”的用饭模样,都非常得无法接受。

儿子和孙子怎么能比?但凡是老人家,总是最喜欢小儿子大